yabo.com

 

yabo.com

❢⛖⚴     

yabo.com

如何从历史中认识欧洲的“中国观”?怎样寻求中国和欧洲共同的文化遗产?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、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西平日前就此接受中新社“东西问”专访。在他看来,公元1500年至1800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史,不仅留下了“西学东渐”的佳话,也留下了“中学西传”的史篇,思考欧洲的“中国观”,需从历史长河中寻求启示。

一方面,十七世纪,意大利传教士所著的编年体历史著作《中国上古史》出版,在欧洲引起了广泛反响;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在《中国哲学家孔夫子》一书附上的中国历史年表……这些都向欧洲展示了一个不同于《圣经》神学史观的历史编年,对启蒙思想家产生了重要影响。中国的自然历史观,冲击了欧洲的宗教历史观yabo.com,为西方走出中世纪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。

欧洲的“中国热”持续百年,直至1798年以后几乎完全消失,之后的中国经历枪炮与战争……走过历史的长河。当我们以新的姿态重新成为世界舞台中心的一员,就不仅需要重新认识欧洲乃至世界,更需要重新认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。在这个过程中,无法回避的是yabo.com,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,在我们精神世界所占的位置。

儒家既不是有神论也不是无神论,而是以解决世俗生活问题为核心的理论,或者可以称为远神论。这一特点决定了儒家的包容性,“和而不同”造就了中国文化包容性的特质,它没有一神论崇拜的排他性。由此,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和平性,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宗教战争的国家。也由此,促成了中华的连续性。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,深邃的哲学体系和独特的价值观念,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,也为全球化的今天,提供了一个不同文明平等相处的理论与路径。

张西平,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,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,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首席专家,《国际汉学》主编,原国际儒联副会长yabo.com,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,享受政府特殊津贴。长期以现代西方文化,1500-1800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史、西方汉学史和中国基督教史为主要研究领域,目前正在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史、西方早期汉学研究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。出版专著10余部,发表学术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。

♛(撰稿:耿泽唯)
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。未经本平台授权,严禁转载!
展开
支持楼主

22人支持

阅读原文阅读 4602回复 5
举报
    全部评论
    • 默认
    • 最新
    • 楼主
    • 贡超灵🏉LV1六年级
      2楼
      吴愉、李倩领衔,中国拳击队公布巴黎奥运参赛名单👠
      2024/06/22   来自大理
      6回复
    • 👒寿玉俊LV3大学四年级
      3楼
     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4日开幕:引领风向,打造AI全球治理“议事厅”🌜
      2024/06/22   来自兴义
      5回复
    • 丁逸振➹LV0幼儿园
      4楼
      俄专家:金砖国家具有很大的旅游潜力🌋
      2024/06/22   来自银川
      1回复
    • 国怡晴LV0大学三年级
      5楼
      高考零分作文✔
      2024/06/22   来自安康
      8回复
    • 屈欣才📀♭LV9大学三年级
      6楼
      英国5月零售销售增长2.9%,创1月以来最快增速📛
      2024/06/22   来自常熟
      2回复
    • 穆林雁LV1大学四年级
      7楼
      中国刚开启“通缩繁荣”时代⏸
      2024/06/22   来自辽阳
      回复
    你的热评
    游客
    发表评论
    最热圈子
    • #韩国计划推动"结婚可减税"等方案#

      澹台利雁

      0
    • #第15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在澳门开幕#

      阙旭腾

      3
    • #架梁启动、结构封顶 上海多条市域铁路最新进展#

      宇文新楠

      4
    • #联播快讯:巴黎面包店爆炸致3人死亡

      雍蓉宽

      3
    热点推荐

    安装应用

    随时随地关注yabo.com

    Sitemap
    安全检测